陆逊(183-245)的拼音、解释、组词

陆逊(183-245)的简介:

lù/liù xùn (183-245)
三国吴大将。字伯言,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孙策婿。出身江南士族。善谋略,曾与吕蒙定计袭取关羽。公元222年,刘备攻吴,他任大都督,坚守不战逾半年,待蜀军疲惫,用火攻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任荆州牧,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东北),官至丞相。

  • AI解释

陆逊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其生平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名字在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夷陵之战中对蜀汉大将刘备所取得的重大胜利,这一战也是他军事生涯中的最高峰。

详细解释

陆逊(183-245):字伯言,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著称,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复杂政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夷陵之战中的表现——通过巧妙设伏、积极防御等策略成功击败了远道而来的刘备,这场胜利不仅巩固了他的军事地位,也为吴国在南方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造句

  1. 《陆逊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崭露头角》:这句话突显了陆逊早期作为将领的身份和他在这个动荡时期展现出来的军事天赋。
  2. “面对敌人的进攻,陆逊审时度势,巧妙地布下了一系列陷阱,最终让敌人自食其果。”:此句展示了他在战术上的智慧与远见。
  3. 在历史的长河中,陆逊的名字永远和他那场著名的夷陵之战紧密相连。
  4.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治理国家方面,陆逊都展现出了超凡的能力。”:这句话体现了他不仅擅长军事指挥,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5. “每当有人谈及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时,都会提到陆逊和他的辉煌战绩。”:此句强调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分词解释

lù,liù

1 高出水面的土地:~地。大~。2 随从的样子:~~续续。3 跳跃:“……翘足而~,此马之真性也”。4 〔~离〕①色彩繁杂,如“斑驳~~”;②长(cháng),如“带长铗之~~兮,冠切云之崔嵬”。5 姓。

xùn

1 退避,退让:~位。~遁。2 谦让,恭顺:~让。谦~。3 次,差,不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