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窝的拼音、解释、组词
毛窝的简介:
máo wō
1.一种以蒲草编成﹐深帮圆头﹐内有毡毛﹑芦花或鸡毛的保暖鞋。冬天穿以保温﹐宜于雪地行走。
1.一种以蒲草编成﹐深帮圆头﹐内有毡毛﹑芦花或鸡毛的保暖鞋。冬天穿以保温﹐宜于雪地行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俗称棉制的鞋。如:「毛窝穿著既轻便又保暖。」也称为「毛窝鞋」、「毛窝子」。
2. 穷人以稻草编装草鞋时,夹以鸡鸭毛,以增加保暖效果,外表看起来全是毛,故称为「毛窝」。
在现代汉语中,“毛窝”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通常不是作为标准用语出现在正式文本或文献中的。不过,根据一些地方方言的理解,“毛窝”可能指的是人的手心(尤其是掌心),特别是在某些地区方言里,这个词语被用来描述手掌心湿润或者汗多的状态。
详细解释:
- 词源:“毛”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毛细”,强调了细微的特征;“窝”则是指凹陷的地方。合在一起,“毛窝”形象地描述了掌心中由于微小的血管扩张或出汗造成的湿度。
- 用法与情境:这个词更多用于口语中,尤其是在谈及手掌因某种原因(如紧张、运动后)变得湿润时使用。
造句:
- 小明的手心总是很“毛窝”,是因为他平时爱喝水多。
- 李老师一握学生的手,就能感受到那“毛窝”的掌心。
- 运动员们在比赛前都会把手搓干,以免手掌变得太“毛窝”影响抓力。
- 由于天气闷热,小华的掌心总是显得比较“毛窝”,需要不时地擦汗。
- 她的手心有些“毛窝”,可能是因为紧张的原因。
请注意,“毛窝”这个词语在标准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解释和造句是根据其可能存在的意义进行推测而来。如果你是在特定语境下接触到这个词,或者它在某些地方方言中有独特的用法,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与使用场景。
分词解释
毛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窝
wō
1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巢。鸟~。贼~。2 临时搭成的简陋的小屋:~棚。~铺。3 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子。挪个~儿。4 洼陷的地方:酒~儿。心~儿。5 弄弯,使曲折:把铁丝~过来。6 藏匿犯法的人或东西:~主。~匪。~藏(cáng )。~脏。7 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火。~心。~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