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服的拼音、解释、组词
毳服的简介:
cuì fú/fù
1.毛皮制的衣服。 2.旧亦用以借称少数民族服装。
1.毛皮制的衣服。 2.旧亦用以借称少数民族服装。
- AI解释
《毳服》,这个词在古汉语中特指用兽毛制成的衣服。这种衣物因其保暖性能好,多见于古代北方民族或边疆地区。由于使用的是未经精细加工的兽毛,因此“毳”字也带有一种质朴、粗犷的感觉。
详细解释: - 毳(cuì)服:“毳”指的是细软而短的绒毛,如鸟羽或动物的细毛,用这些细软的绒毛制成的衣服质地较为粗糙但保暖性好。古代边疆少数民族或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民常用兽毛制作这类衣物。
举例来说,《左传》中有“毛衣毳服”一词,即指穿着用兽毛制成的粗布衣服。
造句: 1. 古代游牧民族为了抵御严寒,常穿一身厚厚的毳服,在风雪中依然能保持温暖。 2. 研究者在考古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毳服残片,这为了解古代北方人民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3. 在古代边疆地区,人们常常需要穿戴厚重的毳服来抵御刺骨的寒风。 4. 毛利部落的先民们用动物毛皮精心缝制了各式各样的毳服,以适应多变的气候条件。 5. 为了更好地了解古代边疆地区的服饰文化,考古学家们致力于研究保存下来的毳服实物和相关文献资料。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服
fú,fù
1 衣裳:~装。制~。2 穿衣裳:~丧。~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务。~刑。~兵役。4 顺从:信~。佩~。降(xiáng )~。~辩(旧指认罪书)。~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不~水土。6 吃(药):内~。7 乘,用:~牛乘(chéng )马。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