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俱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泥沙俱下的简介:
ní shā jù xià
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泥土和沙子随著河流冲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均混杂一起。清˙袁枚˙随园诗话: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1. 泥土和沙子随著河流冲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均混杂一起。清.袁枚《随园诗话》:「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泥沙俱下》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典籍,形象地描绘了水流中泥沙一同下沉的情景,后来用来比喻在事物、信息或人才等方面混杂不纯,优劣并存。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本意是指水流中泥沙一起沉下去。
- 引申意义:形容社会上、学术界、文化领域等出现的情况复杂多变,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比喻在人员或信息等方面混杂,好坏兼有。
造句: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知识和观点泥沙俱下,人们有时难以分辨真伪。
- 这个行业人才辈出,但泥沙俱下的现象也日益严重,需要加强行业自律。
- 在信息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应该学会甄别真伪,避免被泥沙俱下的假消息误导。
- 读书时要注意辨别书中的思想和观点,不要让泥沙俱下混淆了我们的判断力。
-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中去粗取精,防止泥沙俱下。
分词解释
泥
ní,nì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
沙
shā,shà
1 非常细碎的石粒:~子。~石。风~。~尘。~砾(沙和碎石块)。~漠。~丘。~滩。~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暴。~浴。~疗。~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2 像沙的东西:~糖。豆~。~瓤。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哑。4 姓。
俱
jù
1 全,都:百废~兴。声色~厉。2 一起;在一起:~乐部。君与~来。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