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奖章的拼音、解释、组词
八一奖章的简介:
bā yī jiǎng zhāng
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国防部长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1935年9月30日至1937年7月6日)有功人员的奖章。不分级,授予1935年10月20日以后参加红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以后参加红二或红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以后参加陕北红军或红二十五军的连级及其以下人员。
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国防部长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1935年9月30日至1937年7月6日)有功人员的奖章。不分级,授予1935年10月20日以后参加红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以后参加红二或红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以后参加陕北红军或红二十五军的连级及其以下人员。
- AI解释
《八一奖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在“八一南昌起义”中或在为纪念南昌起义而进行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的一种荣誉勋章。它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历史伟人和伟大事件的尊敬与铭记,以及表彰那些在特殊时期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
详细解释:
-
背景来源:“八一”指的是1927年8月1日发生的南昌起义,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要节点。
-
授予标准:获得《八一奖章》的人员通常是在“八一南昌起义”的直接参与者或为纪念和传承这一历史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
象征意义:“八一奖章”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承载着对历史的记忆与责任,激励后人继承革命传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
设计特点:奖章的设计往往体现了特定的历史主题和精神内涵。例如,可能会包含南昌起义的重要标志或者代表军队的元素等。
-
佩戴资格:获得《八一奖章》的人士通常是在军队中服役多年、表现优异,并且在“八一”活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或作出重要贡献。
造句:
- 在纪念八一南昌起义80周年的演讲中,张教授讲述了许多关于八一奖章的故事。
- 李老是首批获得八一奖章的军人之一,在部队里享有很高的威望。
- 获得八一奖章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激励着新一代官兵努力奋斗。
- 纪念馆展出了多枚珍贵的八一奖章,它们见证了中国军队的历史与辉煌。
- 为了表彰他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政府授予了他一枚八一奖章。
分词解释
八
bā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奖
jiǎng
1 劝勉,勉励,称赞,表扬:夸~。~金。~品。~赏。嘉~。~惩。有功者~。2 为了鼓励或表扬而给予的荣誉或财物等:受~。发~。
章
zhāng
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3 修理:杂乱无~。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5 戳记:图~。盖~。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7 奏本:奏~。本~。8 同“ 彰 ”,彰明。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