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明的拼音、解释、组词
克明的简介:
kè míng
1.《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传:"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克明,能明。后亦用作歇后语,谓任用贤能之士。 2.能察是非。 3.谓能尽君道。
1.《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传:"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克明,能明。后亦用作歇后语,谓任用贤能之士。 2.能察是非。 3.谓能尽君道。
- AI解释
《克明》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献,它通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治理得非常清明、公正和明智。其中,“克”意为能够克服、克制或限制;“明”则指的是光明、明白或者聪明智慧的意思。“克明”的合用表示在管理事物时做到严格而有条理的明智决策。
详细解释
- “克”:克制,驾驭。
- “明”:光亮,明白,清楚。
整体来看,“克明”体现了对国家治理或个人行为的一种高标准要求,强调的是管理者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智慧,能够公正无私地处理事务,从而达到管理上的清明与明智。
造句
- 古代的圣王们都是能够克明其职的人,他们为了百姓的利益而勤勉努力。
- 在这次公司的改革中,经理提出要以克明的精神去面对每一个挑战,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清官大都具备克明之德,他们的行为不仅公正无私,而且充满智慧与勇气。
-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我们应该向古代圣贤学习,实践克明之道,做到公平正义、明智治理。
- 如果国家领导人能以克明为指导思想去制定政策,必将带领整个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词解释
克
kè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