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藻的拼音、解释、组词
凫藻的简介:
fú zǎo
1.亦作"凫薻"。 2.谓凫戏于水藻。比喻欢悦。
1.亦作"凫薻"。 2.谓凫戏于水藻。比喻欢悦。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言得其所,如凫得水草,极为欢悦。《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是故灵台有子来之人,武旅有凫藻之士,皆举合时宜,动顺人道也。」
关于“凫藻”的词语,主要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水中的小鱼或水中生长的植物等,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
词义解析:“凫”指的是野鸭,“藻”指的是水生植物。在古文中,“凫藻”常被比喻为清雅或纯净的事物。“凫藻”可以象征水边或水面清澈美好、生机勃勃的一面。
-
造句示例:
-
- 春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湖中游弋的野鸭与水中青翠的藻类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
-
- 湖中的凫藻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小的光芒,为这宁静的水面增添了几分生动的气息。
-
- 岸边的柳树轻轻摇曳,映照在湖面上形成了无数细碎的光影,仿佛是一片浮动的凫藻。
-
- 水中不仅有凫鸟戏水,还有各种藻类随风飘动,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
- 秋天来临时,湖中的野生植物逐渐凋零,但那些依旧顽强生长的凫藻却为这静谧的湖泊增添了几分生机。
需要注意的是,“凫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语,它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因此,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分词解释
凫
fú
1 水鸟,俗称“野鸭”,似鸭,雄的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飞。2 同“ 浮 ”。3 〔~茈〕古书上指“荸荠”。4 同“ 洑 ”。
藻
zǎo
1 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极少数可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水~。海~。小球~。~类植物。2 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狸~。金鱼~。3 指华丽的文彩、文辞:~思(多采的文思)。~丽。~绘(文采)。~井(中国传统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画)。~镜(指品评鉴别。亦称“藻鉴”)。辞~。~饰。4 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