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卜克内西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卜克内西的简介:
lǐ bǔ/bo kè nèi/nà xī
①威廉·李卜克内西(wilhelmliebknecht,1826-1900)。德国工人运动活动家。与倍倍尔共同创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后又参加第二国际的创建工作。②卡尔·李卜克内西(karlaugustferdinandliebknecht,1871-1919)。德国工人运动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之子。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曾领导德国十一月革命,并参与创建德国共产党。后与卢森堡一同被害。
①威廉·李卜克内西(wilhelmliebknecht,1826-1900)。德国工人运动活动家。与倍倍尔共同创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后又参加第二国际的创建工作。②卡尔·李卜克内西(karlaugustferdinandliebknecht,1871-1919)。德国工人运动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之子。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曾领导德国十一月革命,并参与创建德国共产党。后与卢森堡一同被害。
- AI解释
《李卜克内西》这个词通常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指的是卡尔·李卜克内西(Karl Liebknecht),他是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卡尔·李卜克内西是恩斯特·李卜克内西的儿子,曾积极参与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1916年创立了《反战派》组织。他在1918年至1923年间因参与政治活动多次入狱,在纳粹统治时期被关押并在监狱中去世。
下面提供五个包含“卡尔·李卜克内西”或与他相关概念的造句,作为对这个历史人物及其贡献的一种描述性表达:
- 在德国历史上,卡尔·李卜克内西是反战运动中的坚定分子之一。
- 卡尔·李卜克内西不仅是政治家,还是一个勇敢的和平倡导者。
- 他的名字在提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对战争的声音时总是被提及。
- 李卜克内西因其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反战立场而备受敬重,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
- 卡尔·李卜克内西与罗莎·卢森堡共同领导了1918年的起义,尽管最终未能改变局势。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其生平事迹的描述性语句,并非直接使用“《李卜克内西》”这个词。在日常语言中,“李卜克内西”通常是以人名形式出现,而不是作为一个特殊词汇被使用。如果你需要更具体的用法或其它相关信息,请告知我以便进一步提供帮助。
分词解释
李
lǐ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卜
bǔ,bo
1 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2 预料,估计,猜测:预~。3 选择(处所):~宅。~邻。
克
kè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内
nèi,nà
1 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 )。~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3 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西
xī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