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折槛的拼音、解释、组词

朱云折槛的简介:

zhū yún shé jiàn
朱云:汉代人名。折槛:折断栏杆。朱云折断了栏杆。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代朱云勇于向成帝请斩丞相张禹,成帝使人将他拿下,要定其死罪,他用手攀殿前栏杆致使折断。见《汉书.卷六七.朱云传》。后比喻直臣冒死进谏。南朝梁.元帝〈忠臣传陈争篇赞〉:「子政铿铿,诚存社稷。朱云折槛,遂其婞直。」

朱云折槛》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典故,出自于东汉时期,描述的是朱云为了谏言而折断了宫中的栏杆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臣子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

详细解释

朱云是东汉时一位著名的廉吏、清官,在他任长安县令期间,有一次在朝堂上向汉成帝提出了一些批评和建议,言辞激烈。据说当时皇帝正在休息室小憩,朱云为了使自己的话能够被听到,直接闯入了室内,用尽全身力气折断了宫中的栏杆。这个行为虽然显得有些鲁莽,但却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君主的忠诚。

造句

  1. 古代忠臣朱云折槛劝谏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直言进谏的重要性。
  2. 就像朱云一样,在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发声是非常重要的。
  3. 现在社会上也应有如古代朱云折槛般的批评精神,这样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4. 作为领导,我们应该欢迎员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就像朱云那样勇敢地直言进谏。
  5. 遇到不公或问题时,我们也可以效仿朱云的精神,勇于发声并积极改善。

这个故事虽为历史典故,但其所蕴含的勇气、忠诚以及对公正正义的追求,依然值得今人学习和传承。

分词解释

zhū,shú

1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3 姓。

yún

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5 通“芸”。众多。6 通“纭”。纷纭。

zhē,zhé,shé

1 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