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的拼音、解释、组词
木兰花的简介:
mù lán huā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五代词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体,都用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体,七言八句用仄韵,名《玉楼春》,又名《春晓曲》﹑《惜春容》。自五代以《木兰花》混入《玉楼春》,宋人因之,不复区别。惟增减体仍用《木兰花》名:其减为四十四字,杂用平韵者名《减字木兰花》;减为五十字,杂用平韵者名《偷声木兰花》;增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韵者名《木兰花慢》。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南曲属南吕宫,用作引子。北曲属高平调,用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五代词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体,都用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体,七言八句用仄韵,名《玉楼春》,又名《春晓曲》﹑《惜春容》。自五代以《木兰花》混入《玉楼春》,宋人因之,不复区别。惟增减体仍用《木兰花》名:其减为四十四字,杂用平韵者名《减字木兰花》;减为五十字,杂用平韵者名《偷声木兰花》;增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韵者名《木兰花慢》。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南曲属南吕宫,用作引子。北曲属高平调,用
- AI解释
《木兰花》在中国文学中主要指两部分内容:一是指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词,名为《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这首词在文坛上非常有名;二是指一种花名,即“木兰”,属于落叶乔木。不过,在现代语言使用中,“木兰花”更常被用来特指一种花卉——辛夷花(属木兰科),因其花色洁白或微红,花瓣质地轻柔似雪而得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详细解释
-
诗词原文: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生活场景与心理状态。上片描述了女子早晨起床后的慵懒及精心打扮的过程;下片则通过镜子中的景象展示了妆容的精致,以及衣物上的装饰,反映了她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木兰花(辛夷花)的详细解释
- 花朵特征:木兰花(辛夷花)一般指木兰科植物“木兰”的花蕾。这种花初开时为白色或淡红色,花瓣较大且质地轻柔,有淡淡的香气。
- 文化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中,木兰花常常象征着高洁、美丽与纯洁。
5个造句
- 春风十里不如你,就像木兰花开在春天里一样动人。
- 她的皮肤像木兰花瓣一样细腻而洁白。
- 我们家养的盆栽木兰花现在开花了,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 在古诗词中,“木兰花”常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与纯洁。
- 每到春天,公园里都会举办木兰花节,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分词解释
木
mù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兰
lán
1 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2 古书上指“木兰”。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 古同“斓”,斑斓。5 姓。
花
huā
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10 模糊不清:头昏眼~。11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12 喻女子:姊妹~。13 用掉:~钱。14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18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1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