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叉子的简介:
chā zǐ
1.西餐用具。小叉。
1.西餐用具。小叉。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餐时叉取食物的器具。一端有叉齿,一端有柄。【例】刀子与叉子是食用西餐时的必备用具。
1. 用餐时叉取食物的小叉。
《叉子》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餐具中的一种,主要用于用餐时夹取食物。叉子由一根长柄和几个尖齿组成,适用于吃肉类、蔬菜等需要夹食的食物。它起源于古代的中东地区,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详细解释:
- 材料:常见的叉子是用不锈钢或银制成,也有塑料、木制的简易叉子。
- 用途:主要用于用餐时夹取食物,尤其是在吃肉类、沙拉或者某些需要固定后再吃的菜肴时非常有用。
- 文化意义:在许多西方国家和一些东方国家中,使用餐具(包括叉子)吃饭是餐桌礼仪的一部分。
造句:
- 我们在餐桌上用叉子品尝了各式各样的海鲜。
- 这个简易的塑料叉子是我旅行时的最佳伴侣,轻便且不易丢失。
- 她熟练地使用着精美的银质叉子,夹起一块牛排送到嘴边。
- 在这个家庭聚餐中,每个人都用自己手中的叉子享受美味的食物。
- 因为没有其他餐具,他只好用家里的塑料叉子代替了金属的刀具来吃沙拉。
以上就是关于“叉子”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叉
chā,chá,chǎ
1 交错:~腰。2 一头分歧便于扎取的器具:~子。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