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日敕的拼音、解释、组词

发日敕的简介:

fā/fà rì chì
1.唐代诏旨形式之一。凡增减官员﹑废置州县﹑征发兵马﹑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下官等用之。

  • AI解释

发日敕》,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书格式,主要用于君主发布关于军队出征、调动等方面的命令。在古代中国,这样的文书通常是在派遣将领或军队前往执行军事任务之前,由皇帝签署并下达给相关官员。其名称中的“发日”指的是出发的具体日期,而“敕”则是古代帝王发布的命令的总称。

详细解释

  • 词义:《发日敕》是专门用于指定某支军队或一支特定部队于具体某一天开始执行任务或出征的皇家敕令。
  • 内容特征:这种文书往往包含详细的军事部署信息,如出发地点、行军路线、抵达目的地的时间等,并详细描述了此次行动的目的及重要性。同时也会明确规定该部队指挥官和其下的各级军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职责与义务。
  •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在战乱频繁的时期,《发日敕》是极为重要的军事文件之一。

造句

  1. 唐太宗颁布了《发日敕》,命令李靖率军于次年正月十五出征突厥。
  2. 为了确保安全,宋高宗在《发日敕》中详细规定了军队行进路线及驻扎地点。
  3. 明代将领朱亮祖接到《发日敕》后,立即组织部队按指定日期出发前往浙江抗倭。
  4. 清朝康熙帝多次下发《发日敕》,调兵遣将平定三藩之乱。
  5. 在元朝时期,《发日敕》经常被用于指挥大规模的远征行动,以打击边疆地区的叛乱势力。

这些造句展现了《发日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和功能。希望这样的解释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发日敕”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