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锁钥的拼音、解释、组词

北门锁钥的简介:

běi mén suǒ yuè
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后借指北方的军事要地。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出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四之二:公镇大名府,北使道由之,谓公曰: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书?公曰: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指国土北境的重镇。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五出:守住这座扬州城,便是北门锁钥了。或称为北门管钥。

1. 语出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四之二》:「公镇大名府,北使道由之,谓公曰:『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书?』公曰:『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指国土北境的重镇。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出:「守住这座扬州城,便是北门锁钥了。」也称为「北门管钥」。

北门锁钥》中的“锁钥”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比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或控制作用的地点、设施等,类似于现代语境下的“门户之关键”。通常用以指代某个地区的防守要地或是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在具体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中,“北门锁钥”的含义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有所不同。

详细解释

  • 锁钥:原意是指用于开锁的钥匙,后来比喻控制或制约某事物的关键点、关键部位。
  • 北门锁钥:指位于北方门户处的关键性防御设施或者要地。在古代,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北”往往是边疆的方向,代表了需要重点防守的区域。

造句

  1. 在明朝时期,北京的德胜门就被视为京城的北门锁钥,对其加强修缮和军事部署。
  2. 那个时代,长城上的各个关口就是北方的锁钥所在,是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屏障。
  3. 现代城市规划中,“城门”虽然不再是防御要地,但类似概念的应用依旧存在,比如某城市的交通枢纽可以称为交通锁钥。
  4. 在古代战争中,控制了“北门锁钥”,往往能对整个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5. 假设在某一沿海城市进行防洪规划时,确定海边的特定区域为防洪的关键点或锁钥位置。

以上解释和造句旨在帮助理解“北门锁钥”这一概念及其应用背景。

分词解释

běi,bè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

suǒ

1 加在门窗、器物等开合处或连接处,必须用钥匙、密码、磁卡等才能打开的金属装置:门~。密码~。~钥。2 用锁锁住:把门~上。3 链子;链条:~链。枷~。长命~。4 关闭;幽闭:闭关~国。经济封~。5 紧皱;蹙紧:愁眉深~。6 一种缝纫方法,用线顺着布边或扣眼密缝:~边。~扣眼。7 姓。

yuè,yào

1 开锁或上锁的用具:锁~(a.“锁”和“钥”;b.喻重要关键;c.喻边防要地,如“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