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民爱物的拼音、解释、组词
仁民爱物的简介:
rén mín ài wù
仁:仁爱。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仁:仁爱。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爱心普及众人,推及万物。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1. 爱心普及众人,推及万物。【例】为政者应有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胸襟。
1. 爱心普及众人,推及万物。《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仁民爱物》这个词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礼记·表记》:“子曰:‘仁者,人也;乐者,我之大也。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虽然直接表述“仁民爱物”的句子没有明确出现于《礼记·表记》,但这一成语通常被用来表达一种广泛的人文关怀精神,即仁慈地对待民众和万物。
这个词的具体解释为: - “仁”:指仁爱、仁德,是一种对他人的深切关爱与同情心。 - “民”:指的是民众或人民。 - “爱物”:意指爱护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或物质世界。
综合起来,“仁民爱物”就是说一个有仁慈之心的人不仅会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同胞(民众),也会爱护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体现一种广泛而深刻的关爱精神。
以下是五个使用“仁民爱物”的造句:
- 他一直秉持着仁民爱物的精神,在社区中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 现代社会需要更多具有仁民爱物情怀的人来关注环境问题和保护动物。
- 教育者应该以仁民爱物的态度去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成长。
- 一个真正仁民爱物的领导者,不仅会关心员工的工作福利,还会注重生态环保。
-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正是体现了“仁民爱物”的核心思想。
分词解释
仁
rén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①仁爱与正义;②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3 姓。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物
wù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