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天儿的简介:

fú tiān ér/er
1.蝉的别名。

  • AI解释

词语“伏天儿”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夏季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通常是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前的第一个庚日结束。在中国文化中,“伏”字有藏匿、隐藏的意思,因此在这一段时间里,天气异常闷热,人们容易感到疲乏和不适。“伏天儿”的到来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节气概念。

详细解释

  • 时间:通常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前的第一个庚日结束。具体日期每年有所不同。
  • 气候特点:这段时间内,天气极其炎热,湿度大,人们常感到不适,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伏天儿”不仅是一个节气的象征,也是一个调整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的重要时间节点。民间有很多关于“出伏”和“入伏”的说法和做法。

造句

  1. 大家都盼望着伏天结束,因为这天气热得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2. 在这个伏天儿里,老李每天都要喝很多水,以免中暑。
  3. 小区的游泳池在这个伏天儿特别受孩子们欢迎。
  4. 伏天儿虽然很热,但也是品尝各种冷饮的好时机。
  5. 每到伏天儿,奶奶就会做绿豆汤给我们解暑。

这些句子旨在体现“伏天儿”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习惯。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