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乌台的简介:

wū tái/tāi
1.指御史台。

  • AI解释

乌台”这一词语,主要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特别是宋代。它是指御史台的一个别称。“乌台”之名来源于古代官署外观常被漆成黑色或深色,且周围有树木遮蔽,因此得名为“乌台”。在宋朝时期,“乌台”是负责监察百官、审理案件的重要机构之一。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乌台”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北宋。御史台作为古代中国的监察机关之一,主要职责是对官员进行监督和弹劾。因其建筑外观漆黑且周围树木众多,故被称作“乌台”。

  2. 重要性与职能:在宋代,“乌台”的设立标志着对官僚体系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视。“乌台”不仅是宋朝皇帝监察百官的重要机构之一,还负责审理各种案件,特别是针对文臣的弹劾案。

  3. 历史影响:“乌台诗案”是“乌台”对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苏轼因作诗讥讽新法而遭御史中丞李定等人诬陷,被下狱审问,差点面临死刑判决。此案最终以和解告终,虽未置极刑,但也对苏轼仕途造成了极大影响。

造句:

  1. 乌台案件之后,苏东坡的文学地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 乌台诗案不仅是一场政治斗争,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 作为御史中的重要机构,“乌台”见证了宋朝官僚体系内部的诸多权力斗争。
  4. 每当读到《乌台诗案》的历史故事时,我都会为苏轼的命运感到惋惜和钦佩。
  5. 通过研究乌台案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代中国的政治结构与文化氛围。

分词解释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