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阳的拼音、解释、组词

两重阳的简介:

liǎng zhòng/chóng yáng
1.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与九月初十小重阳。

  • AI解释

两重阳》这个词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常用词组,而是根据“双重的重阳节”这一概念创造的一个词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有着登高、赏菊、饮酒等传统习俗。如果提到“两重阳”,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两次或者两个重阳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或表达,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解读和解释:

  1. 字面意义:指在一年中出现两次重阳节的情况。
  2. 象征意义: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或某件事经历两次重要的、特殊的时刻或阶段。
  3. 特定情况下的使用:如果是在中国农历特殊年份(如2018年和2099年),由于公历与农历的不一致,确实会出现两个重阳节的情况。

造句

  1. 尽管今年有两个“两重阳”,小明还是按照惯例准备了一束菊花送给妈妈。
  2. 每逢双数年份有两次重阳节,李奶奶总会邀请邻居一起登高望远,共度佳节。
  3. 对于一些特殊的人来说,“两重阳”可能意味着生活中的重要转折点或两次重要的人生阶段。
  4. 虽然每年只有一个“重阳”,但两位老同学相约在两个“两重阳”时分别相聚,纪念他们之间的友情。
  5. 在那个特殊的年份里,小红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历了两个“两重阳”,但她依然坚持传统习俗。

请注意,《两重阳》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汉语词语,以上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词汇可能含义的理解进行的扩展。如果有特定上下文或背景信息可以提供,可能会有更准确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liǎng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zhòng,chóng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举~。负~。2 程度深:~色。~病。~望。~创。3 价格高:~价收买。4 数量多:~金聘请。眉毛~。~兵。5 主要,要紧:~镇。~点。~任。~托(国家重大的托付)。~柄。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视。尊~。器~。隆~。7 言行不轻率:慎~。自~。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