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李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御李子的简介:
yù lǐ zǐ
1.李子的一种。相传汉献帝迁许昌,食此李,故称。
1.李子的一种。相传汉献帝迁许昌,食此李,故称。
- AI解释
实际上,“御李子”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广泛认可的词汇,它似乎是由“御”(意为皇帝或御用的)、和“李子”组合而成。但是结合这些词根的意思来看,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解释并提供相关的句子。
解释
- 御:通常指的是帝王或者高级官员,或者是某种专门用于特定场合或者被特别保护的事物。
- 李子:一种常见的水果,属于蔷薇科植物。
将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御李子”可能象征着一种专门为皇帝或贵族所准备的、特殊种植且珍贵的李子。当然,这只是基于字面意义的一种猜测和假设,并非正式定义。
造句
- 历代皇帝都特别喜爱品尝各种御用佳果,御李子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 在宫廷宴会中,这种御李子是极高的荣誉象征之一,只有少数贵族才能有幸享用到。
- 御李子不仅味道甘甜多汁,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皇家历史的传承。
- 虽然现在市面上也能买到所谓的“御李子”,但那不过是以此为卖点的商品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古代宫廷贡品。
- 研究古代饮食文化时,“御李子”作为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皇室的生活方式。
请注意,以上句子是为了构建一种基于假设的场景而编写的,实际历史中是否真有“御李子”这个概念还需进一步考证。
分词解释
御
yù
1 驾驶车马:~车。~者。2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事”。~下。~众。3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用。~览。~旨。~赐。~驾亲征。4 抵挡:防~。~敌。~寒。
李
lǐ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