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拼音、解释、组词

惊蛰的简介:

jīng zhé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参看〖节气 〗、〖二十四节气〗。

  • AI解释

词语:惊蛰

详细解释: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发生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其名称来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惊”,意味着唤醒;“蛰”,指的是冬眠的小动物。因此,“惊蛰”的意思是指春雷初响,促使冬眠的昆虫、动物从睡梦中醒来,开始活跃。这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到来,是农民播种的好时节。

在农耕文化中,人们认为此时气温回暖,雨水增多,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有“春雷惊蛰”、“惊起蛰虫”的说法。此外,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惊蛰时分,天上的雷声会唤醒地下的小动物们,提醒农民朋友该开始忙碌起来准备播种了。

造句示例

  1. 文学创作惊蛰时节,春风吹绿田野的每一寸土地。”

  2. 日常对话 “春天来了吗?你看这天上的雷声是不是已经到了‘惊蛰’节气呢?”

  3. 科普文章 “当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之际,即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时节。”

  4. 新闻报道 “在惊蛰到来之时,农民们纷纷开始忙碌起来,准备春耕播种。”

  5. 诗歌吟诵 “惊雷乍响醒蜇虫,春意盎然待人归。”

分词解释

jīng

1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3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4 出人意料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