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绳的拼音、解释、组词

引绳的简介:

yǐn shéng
1.牵拉绳索。 2.特指木工拉墨线。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引绳》通常被用作一个动宾结构,其中“引”意为拉、牵引,“绳”是指绳子。但是,单独作为一个词组使用时,“引绳”的含义可能并非是最常见的理解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或固定搭配的词语。如果将其拆分来看:

  • “引”,有引导、牵引的意思;
  • “绳”,指用以捆绑或悬挂物体的线状物。

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可以推测出一些可能的解释,比如: 1. 引导:使用绳子作为手段来引导某个方向或路径。 2. 拴系:通过绳子将某物固定、拴牢。

但为了更准确地提供信息,请明确具体语境或者背景。不过,在没有特定语境的情况下,我将以“引绳”用于指导、牵引这一较为宽泛的含义为基础来创作五个句子:

  1. 老师用一根长长的绳子引导着孩子们走进教室。
  2. 在户外探险时,他学会了如何使用绳索进行定位和导航。
  3. 为了确保队伍整齐行进,教官手持引绳,不断调整队员的位置。
  4. 村民们依靠着祖传的引绳法,在密林中找到了通往水源的小径。
  5. 远古时期,人们用长木棍或绳子作为测量工具进行土地划分和标记。

这些句子都是假设性构建,并非真实历史事件。希望这些例子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有更具体的语境或其他问题,请告知我。

分词解释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shéng

1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子。~索。缆~。~梯。~操。~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2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墨。准~。~正。~之以法。3 继续:“~其祖武”(继承祖先)。4 赞誉:“~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