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谒的拼音、解释、组词

引谒的简介:

yǐn yè
1.引导拜谒。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引谒”是指官员或贵族在朝见时,由随从引领并陪同拜见君主的行为。这个词更多用于正式场合和古代礼仪中。

详细解释:

  • :引导、带领。
  • :拜访、拜见。

综合来看,“引谒”可以理解为在朝见时,由侍者或其他人引导陪同去拜见君主或尊贵的人。这种方式体现了对对方的尊敬和礼仪的重要性。

造句:

  1. 在古代朝廷中,大臣们通常需要通过引谒的方式才能见到皇帝。
  2. 李先生今日将前往皇宫进行一次重要的引谒仪式。
  3. 按照传统,所有官员在朝见时都必须由侍卫引谒
  4. 这位年轻学者希望得到知名教授的指导,他计划进行一次正式的引谒
  5. 官员们通常会安排专门的引谒人员来协助他们在皇宫内顺利进行觐见。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古代礼仪进行的虚构情境构建,并非真实历史事件。

分词解释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1 拜见:~见。拜~。进~。2 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3 请求:~归。~医。4 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5 掌管晋见的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