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衣的拼音、解释、组词

弊衣的简介:

bì yī
1.破旧之衣。 2.古代的一种裤子。

  • AI解释

词语“弊衣”出自古代汉语,它的含义是旧衣服、破烂的衣服。这里的“弊”意为破旧或损坏,而“衣”指的是衣物、衣服。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衣物因长期使用而变得破旧不堪的状态。

详细解释:

  • 出处:最早出现在《庄子·让王》中:“老聃之弟子欲修其学,问曰:‘弊衣何为?’”
  • 用法:通常用于描述衣服已经磨损严重、不再适合穿着的情况。它也可以被用来形容生活困顿,需要依靠旧衣物度日的人。
  • 情感色彩:这个词在古代文人笔下多带有同情或是感叹的意味。

造句:

  1. 家里的老李已经穿了这身弊衣好几年了,今天终于决定买新衣服换一换。
  2. 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这位老人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穿着一身弊衣在田间劳作。
  3. 在这场慈善晚会上,我看到了许多捐赠的衣服,有些是全新的,而另一些则是人们捐赠的弊衣
  4. 他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从不穿弊衣出门,总是尽量保持衣物干净整洁。
  5. 历史博物馆中展出的一件古代文物,就是一件年代久远、布满洞眼的弊衣

分词解释

1 欺蒙人的坏事:作~。营私舞~。2 害处,与“利”相对:~病。~端。~害。~政。利~。兴利除~。3 败,疲困。4 古同“蔽”,隐蔽。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