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旗的拼音、解释、组词

总旗的简介:

zǒng qí
1.明代军队编制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 2.清代屯军亦有"百户"﹑"总旗"等编制名称。

  • AI解释

总旗》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军事或特定历史时期的词汇。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和文献记载,“总旗”一词通常是指军队中的一个职务或者编制单位。

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角色:“总旗”一般指的是古代中国军队中的一种职官名,主要负责统领一定数量的士兵或某一部分军队。 2. 等级划分:在古代军事编制中,“总旗”可能位于较高的级别上,具体级别和它所统率的兵力规模会根据不同的时代和地区有所不同。 3. 职责与权力:“总旗”的职责主要是指挥作战、管理和训练其麾下的士兵。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可能参与制定战术策略。

由于《总旗》这个词比较特殊且不常用,下面提供几个基于此词意创造的例子作为造句:

  1. 在古代战场之上,每个“总旗”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2. 为了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将军决定提拔能力出众的士兵担任新的“总旗”职务。
  3. 总旗”的任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推荐程序。
  4. 历史记载中提到,在一次战役中,“总旗”发挥了关键作用,成功击退了敌军的进攻。
  5. 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学习,他最终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总旗”,领导着自己的队伍。

请注意,上述造句是基于对“总旗”概念的理解进行创作,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分词解释

zǒng

1 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汇~。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经理。~统。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5 经常,一直:~是这样。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

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