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龙的拼音、解释、组词

闹龙的简介:

nào lóng
1.一种舞动的龙形图案。

  • AI解释

闹龙》这个词语并非常见于汉语词汇中,可能是特定情境下的表达或者是地方方言中的俚语。根据上下文推测,它可能是指一些与“舞龙”相关、具有热闹气氛的情景或活动。在没有找到官方定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解释如下:

  • 解释:《闹龙》可能指的是在庆祝节日或庆典时进行的舞龙表演,由于舞龙过程中的欢腾和热闹,所以称之为“闹龙”。这种表达方式更加倾向于口语化和地域性。

根据这个解读,我们来造句:

  1. 村民们为庆祝春节,组织了一次盛大的闹龙活动。
  2. 在端午节的晚上,小镇上举行了热闹非凡的闹龙表演。
  3. 为了迎接龙年,社区里准备了一场精彩的闹龙比赛。
  4. 孩子们在热闹的闹龙活动中,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5. 每当有重要的节日或活动时,我们都会组织一次闹龙庆祝。

请注意,以上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闹龙”这一词语的理解进行的推测,并非官方释义。如果实际使用中遇到更具体的含义,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分词解释

nào

1 不安静:~市。热~。2 搅扰:~心。~腾。3 戏耍,耍笑:戏~。~洞房。4 发生(疾病或灾害):~病。~事。~水灾。5 发泄,发作:~气。~情绪。6 生机勃勃,旺盛,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地搞:红杏枝头春意~。~元宵。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