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的拼音、解释、组词

身体发肤的简介:

shēn tǐ fà fū
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 AI解释

身体发肤》这个词语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主要强调对个人身体的尊重和爱护。其最早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原文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意在教导人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因为这些都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宝贵财富。

解释: - 身体:指人的躯体。 - 发肤:头发和皮肤,泛指全身。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发”和“肤”象征着个人的完整与存在。 - 受之父母:意味着这些是父母赐予我们的,带有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 - 不敢毁伤:强调不能随便伤害自己的身体。 - 孝之始也:指出尊重自己也是孝顺的一种表现。

这四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提醒人们要珍视自身健康,避免自残或过度损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它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造句: 1.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发肤,因为它是我们生活的基础。 2. 为了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他每天坚持锻炼,绝不让身体发肤受到伤害。 3. 在那个年代,人们常常因为战争或自然灾害而失去身体发肤,这更加突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的重要性。 4. 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我的身体发肤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改变。 5. 他深知身体发肤的珍贵性,因此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轻易放弃治疗。

分词解释

shēn

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5 孕,娠:~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1 肉体表面的皮:皮~。肌~。切~之痛。体无完~。2 表面的,浅薄的:~浅。~泛。3 大:“薄伐猃狁,以奏~公”(“肤公”即“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