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之药的拼音、解释、组词

苦口之药的简介:

kǔ kǒu zhī yào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AI解释

词语详解:苦口之药

释义与背景:苦口之药”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虽然难以下咽或听起来刺耳但对人有益的话。它来源于古代中国医学理论中的一种比喻——良药往往味道苦涩,但在治疗疾病方面效果显著。

含义解释: - “苦口”:指药物的味道十分苦涩,难以吞服。 - “之药”:指这种苦口的药物却能治病救人,是真正的良药。 - 总体意义:比喻那些虽然听起来不悦耳或令人不舒服的话语或意见,但对人有益处、能够帮助改正错误或改善状况。

用法与情感色彩: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直言劝告、忠言逆耳等情景中。它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情感色彩,鼓励人们接受那些虽难听却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建议。

造句

  1. 小张经常听取上司的意见,他说:“尽管有些批评听起来像‘苦口之药’,但我认为这对我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2. 在团队会议上,李经理的直白建议让大家感到“苦口之药”,虽然不愉快但对改进工作流程很有帮助。

  3. 父亲的话总是很严肃,有时听起来像是“苦口之药”,但孩子渐渐理解父亲的用心良苦。

  4. 每次听从了朋友的批评意见后,我都能感受到如同服用了“苦口之药”后的清新与活力。

  5. 老师对我们说:“你们的成绩虽然不理想,但只要努力学习就是‘苦口之药’,能够治愈你们的知识缺乏症。”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苦口之药”不仅适用于个人的成长和提升,也广泛应用于工作、家庭等各个领域中。

分词解释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2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3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4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5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yào

1 可以治病的东西:~材。~物。补~。毒~。草~。中~。西~。~剂。~膳。~到病除。良~苦口。2 有一定作用的化学物品:火~。炸~。杀虫~。3 用药物救治:不可救~。4 毒死:~老鼠。5 同“ 约 ”,缠。6 草名,即“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