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纸的拼音、解释、组词

蛮纸的简介:

mán zhǐ
1.蛮方产的纸。

  • AI解释

实际上,“蛮纸”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也没有广泛被认知的具体含义。可能是由于发音相似、笔误或者是特定方言中使用的一种非正式称呼。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宣纸”或“手抄纸”等词汇来指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张。

这里提供五个与纸相关的成语或者常见的词语作为参考,并尝试模仿类似的语境构造出包含类似字眼的句子:

  1. 宣纸:用来做中国画、书法,具有吸水性好等特点。
  2. 白纸:比喻未经过任何污染或修饰的事物或人的心灵。
  3. 用纸如命:形容对纸张非常珍惜。

根据这些词语构造如下造句:

  1.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他特别喜欢在宣纸上作画,因为那独特的纸质让他的作品更加生动。
  2. 她总是告诫自己保持纯洁,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未经任何污染。
  3. 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他仍会用纸如命地节省开支。
  4. 他认真地对待每一份文件,就如同对待宣纸一样珍惜。
  5. 小时候,她父亲就告诉她,做人要像白纸一样纯洁无瑕。

如果“蛮纸”是来自特定文化或情境下的词汇,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于更准确的解释。

分词解释

mán

1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不讲理。2 愣,强悍:一味~干。3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荒。4 方言,相当于“很”:~好。

zhǐ

1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醉。2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