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难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木之难的简介:
tǔ mù zhī nán/nàn/nuó
1.见"土木之变"。
1.见"土木之变"。
- AI解释
《土木之难》这四个字并非一个正式的历史典故或成语,可能需要从特定语境或者虚构故事中理解。不过,“土木”在中国古代常用于形容工程浩大的建筑项目或是战争中的防御工事等大兴土木的行为;“之难”则表示这些行为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土木之难”可以解释为在进行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或军事防御时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基于这个理解,我们构建一些句子来说明可能的情景:
- 那座宏伟的城市城墙工程历经数年的建设终于落成,但在这“土木之难”的过程中,无数工匠的生命付出了代价。
- 为了抵御外敌的侵扰,国家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边防的土木工程建设,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 历史上的许多战争都离不开坚固的防御工事,这些“土木之难”的工程往往决定了战役的结果。
- 在古代,修建大型宫殿或陵墓是国力与技艺的象征,在那些建筑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无数的艰难险阻。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之所以能够得以完善和推广,也离不开当时政府对于“土木之难”进行的各种支持和创新尝试。
需要注意的是,“土木之难”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具体术语或成语,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理解。
分词解释
土
tǔ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木
mù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难
nán,nàn,nuó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3 不好:~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