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拼音、解释、组词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简介:

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AI解释

词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源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和文化典故。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策略高明、等待合适时机采取行动的人,或者是比喻那些设下陷阱或圈套,等待有意愿或者中意者自投罗网的情况。

详细解释

在古代,姜太公(姜子牙)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据传,他隐居于渭水之滨钓鱼时,并未真正垂钓,而是寻找贤君明主的机会。此处,“愿者上钩”可以理解为那些被某种利益或机会吸引而自愿上当入套的人。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智慧的布局和等待,而非单纯的力量压制或是直接行动。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策略、谋略,在适当的时机和条件下,引诱对方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或举动。

造句

  1. 营销策划:公司的营销团队用“姜太公钓鱼”的策略,精心设计了一次活动,最终成功吸引了众多潜在客户。
  2. 职场智慧:在职场中运用这种技巧,可以在不直接施压的情况下,让同事自愿接受你的建议或合作提议。
  3. 人际交往:如果你想结交新朋友,不妨像姜太公一样,“钓鱼”,等待那些愿意与你深入交流的人。
  4. 创业指导:创业者可以学习这一策略,在合适的时机向有需求的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盲目推销。
  5. 社交网络: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有价值的内容或活动邀请,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社区,就像姜太公一样等待“愿者上钩”。

分词解释

jiāng

1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黄色,味辣,可供调味用,亦可入药:生~。~汤。2 姓。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diào

1 用饵诱鱼上钩:~鱼。~饵。垂~。~具。2 施用手段取得:沽名~誉。

1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虾。~虫。~网。~跃。~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雁(书信,信息)。~米乡。~尾纹。~目混珠。~质龙文(喻虚有其表)。2 姓。

yuàn

1 乐意,想要:宁~。~意。情~。自~。2 希望:~望。志~。但~。夙~(亦作“宿愿”)。如~以偿。事与~违。3 迷信的人对神佛许下的酬谢,泛指许给别人的好处:许~。还~。4 老实谨慎,恭谨。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gōu

1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2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3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4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5 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6 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7 同“勾”。8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9 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10 镰刀。11 古代称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