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之山的拼音、解释、组词
天中之山的简介:
tiān zhōng zhī shān
1.指鼻。参见"天中"。
1.指鼻。参见"天中"。
- AI解释
关于“天中之山”的描述,从词面来看,这四个字并没有直接出现在古代经典文献中作为特定地名或者正式名称。不过,“天中”一词在古文中常被用来形容某物、某事处于最中心或最高贵的位置,而“之山”则是指山脉或山岳。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比喻性表达,代表的是处于某个核心位置的山脉或具有特殊地位的山峰。
详细解释
- 天中:通常指的是天地之间的中央部分,寓意着最为重要和神圣的位置。
- 之山:“之”字在这里用来连接前面的“天中”,意为在天中的地方有一座山。这种表达方式多用于文学或诗歌创作中。
造句
-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座被称为“天中之山”的高峰,它的雄伟令人赞叹。
- 我们心中的信仰就像那座天中之山一样,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它始终是我们前行的方向。
- “天中之山”不仅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是文化传承中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 每当夜幕降临,望着“天中之山”的点点灯火,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 在那个群山环绕的小镇,“天中之山”成为了孩子们口中最神奇的存在,也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请注意,这里的“天中之山”更多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并没有具体的地理位置或特定的历史背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具体信息,建议结合具体的文化、历史语境进行分析。
分词解释
天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中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