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的拼音、解释、组词

海底两万里的简介:

hǎi dǐ/de liǎng wàn/mò lǐ
长篇科幻小说。法国凡尔纳作于1870年。尼摩船长设计建造了一艘奇特的潜艇,搭救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等人后,一起开始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历经艰险,进入大西洋,一路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最后,终于到达挪威海岸。

  • AI解释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首次出版于1870年。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经典的探险文学作品,也蕴含了对海洋生态和科学知识的赞美与探索精神。它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以及鱼叉手尼德·兰跟随“鹦鹉螺号”潜艇艇长尼摩在海底进行环球旅行的故事。

这部小说不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段精彩的海底探险之旅,还深入探讨了自然环境的美丽与脆弱性,以及人类科技的力量和局限。它反映了作者对科学技术的乐观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平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

造句

  1. 读完《海底两万里》,我对大海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2. 尼摩船长驾驶“鹦鹉螺号”在《海底两万里》中畅游了整个海洋世界。
  3. 书中描述的海洋生物令人惊叹,仿佛是真正的海底探索之旅。
  4. 我们应该像尼摩船长一样,在追求科学与知识的过程中保持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5. 小说中的科幻元素激发了我对于未知领域的无限想象,《海底两万里》是一本值得细读的作品。

分词解释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

dǐ,de

1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➊下面;➋以后)。海~。~肥。2 末了:年~。月~。到~。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4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5 何,什么:~事伤感。6 古同“抵”,达到。

liǎng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wàn,mò

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物。~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3 极,很,绝对:~~。~幸。4 姓。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