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喻的拼音、解释、组词

理喻的简介:

lǐ yù
用道理来解说,使当事人明白:不可~ㄧ可以~ㄧ难以~。

  • AI解释

理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它可能源自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从字面来看,“理”指的是道理、原理或者事物发展的规律;“喻”则指明白、了解的意思。综合起来,“理喻”可以理解为通过阐述道理来使人明白某种意思或观点。不过,更常见和准确的表达可能是“晓以利害”、“讲明道理”,或是直接使用“说明道理”这样的说法。

为了方便理解和应用,在现代语境下,我们可以将“理喻”的意义解释为:通过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地阐述观点或道理来使人理解或接受某种看法。这里提供5个造句示例以帮助更好地理解:

  1. 老师在课堂上耐心地给学生讲明了这个概念的原理和应用价值,成功地达到了理喻的目的。
  2. 为了说服他放弃错误的想法,我花了很长时间向他讲述了事实真相并进行了理喻工作。
  3. 通过理喻的方式,我们能够有效地传达复杂的知识或信息,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 他在演讲中巧妙运用了理喻手法,使得原本枯燥的统计数字变得生动有趣。
  5. 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经理采取了理喻的方法,详细解释了公司长远规划的好处。

请注意,“理喻”这个词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不如以上提到的表达常见或准确,上述造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可能的用法而构建的例子。

分词解释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1 比方:比~。譬~。2 明白,了解:不言而~。家~户晓。3 说明,使人了解:晓~。~之以理。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