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下山的拼音、解释、组词
猛虎下山的简介:
měng hǔ xià shān
形容勇猛而迅速。
形容勇猛而迅速。
- AI解释
《猛虎下山》这四个字虽然不是正式的成语或典故,但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富有意象和动态美的表达方式。这里的“猛虎”象征着力量、勇气与威势,“下山”则可能意味着从静止状态转为行动,或者是某种力量由隐而显的过程。这样的描述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来增强场景的紧张感或者描绘一个角色或事物在关键时刻突然展现出的强大与决心。
详细解释
- 猛虎:老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被赋予勇猛、力量和威严的形象。
- 下山:从高处向低处移动。比喻从隐秘或不显眼的地方开始行动,或者是某种力量的显现过程。
结合“猛虎”与“下山”,可以理解为一种突然间展现出来的强大与决心,或是某个角色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
造句
- 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他如猛虎下山般地挺身而出。
- 这个团队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终于在项目的关键时刻展现了如同猛虎下山般的气势。
- 她在舞台上表演时,就像一只突然出现的猛虎一样,迅速夺人眼球。
-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他还是以猛虎下山之势推进了新项目的实施。
- 面对挑战,我们不能退缩,必须像猛虎下山那样勇往直前。
这样的表达不仅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能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猛虎下山”所蕴含的力量与勇气。
分词解释
猛
měng
1 气势大,力量大:~将。~士。~烈。勇~。2 忽然,突然:~然。~省(xǐng )(亦作“猛醒”)。~可(突然,陡然)。~不防。3 严厉:宽以济~。4 凶暴:苛政~于虎。~禽。~兽。~戾。~悍。5 古哺乳动物,长毛的象:~犸。
虎
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