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异的拼音、解释、组词

翻异的简介:

fān yì
1.谓事后改变主意。 2.犹翻案。 3.异议。 4.指各行其道。

  • AI解释

翻异》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通常出现在法律和司法文件中。它指的是囚犯在服刑期间对之前的口供提出异议或更改的情况。这一术语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对于证词的真实性和公正性的一种重视。

详细解释:

  • 背景:在古代中国,一旦被定罪的囚犯通过审讯或自首等方式承认了犯罪事实并做出了首次口供后,该口供通常被视为不可更改。
  • 特殊情况:如果囚犯因某些原因感到自己之前的口供有误或者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他有权提出异议。这种行为被称为“翻异”。
  • 处理方式:对于提出的“翻异”,官府会重新进行调查取证,以确认最初的口供是否真实无误。

造句示例:

  1. 那个被囚犯在狱中多次提起的翻异事件最终导致了案件真相的揭露。
  2. 历史记载显示,在唐代,如果一个囚犯对他的指控表示翻异,那么将会进行复查和重新审问。
  3. 由于之前的口供存在疑点,他决定提出翻异,并希望借此机会洗清自己的冤屈。
  4. 官府接到囚犯的翻异申请后,立即展开了详尽调查以核实情况的真实性。
  5. 在明朝的法律体系中,“翻异”被视为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些例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翻异”在古代中国法律实践中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fān

1 歪倒(dǎo ),反转,变动位置,改变:推~。~车。~卷。~滚。~腾。~工。~阅。~身。~地。~修。~建。~改。~脸。人仰马~。~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气势非常壮大)。~云覆雨(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2 数量成倍的增加:~番。3 越过:~越。4 飞。

1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2 分开:离~。~居。3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4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5 奇怪:惊~。诧~。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