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丝不动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丝不动的简介:
wén sī bù dòng
一点儿也不动。
一点儿也不动。
- AI解释
词语“纹丝不动”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物或人的状态极其稳定、静止,没有丝毫变化。其主要用法为描述物体的稳固性或是形容人在某种状态下极为坚定不动的状态。
- 详细解释:
- “纹(wén)”,表示细小或微小。
- “丝”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极细微的事物。
- “动”意为移动、改变。
结合这三者,成语“纹丝不动”的意思是指物体完全没有受到外力的影响而保持原状,或者人在某种情况下坚定地站立或坐着,没有任何变化。
- 造句:
- 在那场激烈的辩论会上,他始终保持镇定,纹丝不动,最终说服了所有人。
- 那个雕像被安置在广场中央,即使刮风下雨,也纹丝不动。
- 战士们在阵地前坚守了几小时,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依然纹丝不动。
- 我们把书放在桌子上,确保它纹丝不动地站立着,以便随时开始阅读。
- 站在这座古老的钟楼上,即使时间已经过了几个世纪,那座巨大的时钟依旧纹丝不动地运转。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丝
sī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动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