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疏族的简介:
shū zú
1.远族;远亲。
1.远族;远亲。
- AI解释
实际上,“疏族”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可能是一个用词错误或者特定情境下的表达。在古代文献中或某些特殊的语境下,它可能是对“疏远的同姓家族”的一种描述方式,但作为一个固定词语,并不常见,也无标准释义。
不过,在一些古代文献或是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疏族”可能会被用来指代与自己血缘关系较远,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而变得较为疏远的同宗族成员。这通常是基于汉族文化中的家族观念而言的。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或用法。
下面提供五个相关主题的造句,以帮助理解“疏远”的同姓家族的概念:
- 尽管他们是同族后代,但因为多年未有联系,所以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有些疏远。
- 在这次家族聚会后,虽然大部分都是本族人,但也有一些是以前未曾谋面的疏族成员。
- 为了加强血缘关系,家族决定组织一次活动来增进与这些疏族成员的感情交流。
- 虽然他们的祖先是同一支,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在生活习惯、价值观上都有所不同,因此逐渐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疏远感。
- 在家谱研究中,记录了所有同姓氏的家族分支及相互关系,包括那些虽然血缘关系较远但仍属于疏族的部分。
请注意,在正式或学术性文本中使用“疏族”一词之前,建议先确认其具体含义和用法。
分词解释
疏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
族
zú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