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槎的拼音、解释、组词

牙槎的简介:

yá chá
1.亦作"牙楂"。 2.丫叉。树木分枝处。 3.瘦削貌。

  • AI解释

《牙槎》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通常它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词汇,而是可能指代一些特定场合或古代文献中的用词。在这里,“牙槎”一词可能是“牙璋”或是笔误、误读的一种表述方式。“牙璋”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礼器和兵符,象征着权力与威信。

牙璋的详细解释

1. 定义

  • 古代的一种玉制或青铜制的圭形器物,通常作为传令或传达旨意的凭证。

2. 用途

  • 主要用于军事、政治场合。在古代,帝王会将牙璋颁发给将领作为调兵遣将之用,象征着君主对权力的授予和指挥军队的权利。

3. 结构与特点

  • 牙璋一般为长方形或圭形,正面或两端刻有铭文、花纹等图案。其形状多似牛角,故得名“牙”。

4. 历史背景

  • 出现于商周时期,到了战国及汉代还有使用记录。它是中国古代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造句

  1. 古代战争中,将军手持牙璋号令三军。
  2. 牙璋作为权力象征,在朝堂上常常出现。
  3. 这件牙璋是商周时期的珍贵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4. 大夫持节出使,手中拿着的牙璋为他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和权威。
  5. 在考古发现中,出土的牙璋往往是研究当时政治制度的重要依据。

如果“牙槎”确实是某个特定领域或文化中的术语,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提供更准确的解释。

分词解释

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3 特指象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