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冒三丈的拼音、解释、组词
火冒三丈的简介:
huǒ mào sān zhàng
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人十分生气。如:花钱还受罪,真教人火冒三丈。
1. 形容人十分生气。【例】戏院门口黄牛猖獗,令许多买不到票的人,火冒三丈。
1. 形容人十分生气。如:「花钱还受罪,真教人火冒三丈。」
词语“火冒三丈”源自中国古代汉语,形容一个人因为极度愤怒而气得满脸通红,怒火中烧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火冒三丈”常用来描述人们因情绪激动到极点时的状态,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详细解释:
- 火冒三丈:通常指人因生气、愤怒到了极点,脸部发红、血管暴起,如同真的被火灼烧一般。这不仅是对情感状态的描写,还带有一定的比喻色彩。
- 使用场景:常用于描述个人在遭遇不公、受到侮辱或误解时强烈的情绪反应。
造句:
- 李华听说自己被错怪后,气得火冒三丈,决定去找那位同事理论。
- 小明的父亲看到小明因为考试失利而情绪低落,却突然听到有人当面嘲笑他,顿时火冒三丈地去质问那人。
- 在会议上,当领导批评了王老板的方案后,王老板一时气得火冒三丈,差点就要与对方争论起来。
- 老张一听说自己的退休金被减半,顿时火冒三丈,决定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 小赵在团队合作中感到自己不被重视,连续几天心情不佳,最终实在忍无可忍,火冒三丈地表达了内心的不满。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火冒三丈”一词的使用场景和情感色彩,同时也帮助理解该词语所蕴含的情绪强度。
分词解释
火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冒
mào,mò
1 向外透或往上升:~烟(❶烟往上升;❷发怒)。~汗。~尖。2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雨。~险。~死。3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失。~昧。~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4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牌。~充。~名顶替。5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6 贪污:“贪于饮食,~于货贿”。7 古同“帽”。8 古同“瑁”,玳瑁。9 姓。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丈
zhàng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十尺:万~高楼。2 测量长度和面积:~量(liàng)。3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人(❶古代对老人的尊称;❷岳父。“人”均读轻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