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仿吾(1897.7.16~1984.5.17)的拼音、解释、组词
成仿吾(1897.7.16~1984.5.17)的简介:
chéng fǎng wú
成仿吾湖南新化人,原名成灏,字仿吾,曾用笔名石厚生。1910年留学日本。1919年在《时事新报.学灯》开始发表新诗,次年发表短篇小说《流浪人的新年》。1921年回国,在上海与郭沫若、郁达夫发起成立创造社,先后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及《洪水》等文学刊物,积极倡导新文学运动。1925年赴广东大学任教兼黄埔军校教官。大革命失败后赴日本,并发表重要论文《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引起了后期创造社与鲁迅的争论。1928年赴欧洲,在巴黎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又去柏林,主
成仿吾湖南新化人,原名成灏,字仿吾,曾用笔名石厚生。1910年留学日本。1919年在《时事新报.学灯》开始发表新诗,次年发表短篇小说《流浪人的新年》。1921年回国,在上海与郭沫若、郁达夫发起成立创造社,先后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及《洪水》等文学刊物,积极倡导新文学运动。1925年赴广东大学任教兼黄埔军校教官。大革命失败后赴日本,并发表重要论文《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引起了后期创造社与鲁迅的争论。1928年赴欧洲,在巴黎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又去柏林,主
- AI解释
成仿吾,原名超琼,又名绍虞,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他出生于湖南新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成员之一,曾担任过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等职务。
成仿吾在文化教育领域也有重要贡献,他是创造社和莽原社的发起人之一,是新文学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他的代表作包括小说《水葬》《断魂枪》,以及大量杂文和评论文章。他在文学创作中主张个性解放与社会革命相结合。
成仿吾在1897年7月16日出生于湖南新化县的一个书香门第,1920年起开始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中;1923年至1925年期间,在北京、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仿吾在晚年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和革命精神。
以下是五个使用“成仿吾”的造句:
- 成仿吾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不仅积极参与了革命活动,还留下了众多珍贵的作品。
-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仿吾的名字与鲁迅、郭沫若等大师并列,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学家和革命家。
-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及著名作家,成仿吾在文化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并留下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性的作品。
- 成仿吾同志曾担任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一职,在其任期内为新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在纪念成仿吾诞辰120周年的活动中,各界人士共同缅怀了这位卓越的革命家和文学家。
分词解释
成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仿
fǎng
1 效法,照样做:~效。~古。~冒。~宋(印刷字体的一种,亦称“仿宋体”)。2 依照范本写的字:~影。~书。3 相似,好像:~像(仿佛相似)。~佛(fú)。二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