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赋的拼音、解释、组词
贡赋的简介:
gòng fù
1.土贡和赋税。
1.土贡和赋税。
- AI解释
《贡赋》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古代朝廷之间或臣民向国家缴纳的物资和税款,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制度。其中,“贡”是指地方向中央政权进献的各种财物;“赋”则是指百姓按照规定向政府缴纳的财物和劳役。
详细解释
- 贡:一般指地方向朝廷进献的特殊物品或资源,如特产、珍稀动植物等。
- 赋:指普通纳税人根据法律规定需支付给国家的各种税费及劳役。在古代中国,赋税制度复杂多样,包括田赋(按土地面积征收)、户税(按人口计征)以及其他各种临时性或特别性的赋税。
《贡赋》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经济形态,其中包含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关系以及平民百姓对国家的贡献方式。
造句
- 古代诸侯国向周天子进献的珍稀物品称为“贡”,以表达对君王的忠诚。
- 在秦朝时,除了缴纳田赋外,老百姓还要承担各种劳役任务作为赋税的一部分。
-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征收了大量的盐税和铁税,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 唐代设有专门负责收取贡品与赋税的官员,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朝廷的财政稳定。
- 明朝采取“一条鞭法”简化税收制度后,地方官府不再要求百姓提供非货币形式的劳役和贡品。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