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脚布的拼音、解释、组词

裹脚布的简介:

guǒ jiǎo/jué bù
1.旧时女子缠足用的布条。 2.指男子裹腿或穿布袜前包脚的布条。

  • AI解释

裹脚布》一词源自中国历史和文化,特指旧时为缠足女子包裹小脚所用的一种狭长的、薄而柔软的布料。这种行为是封建社会中对女性身体进行压迫和控制的一个具体表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习俗与价值观。

详细解释

  • 来源背景裹脚布起源于清朝前期,并在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广泛流行。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残酷且不人道的陋习,通过用狭小的、精致的小鞋子或者包裹的方式将女孩的脚趾和脚掌进行人为畸形。
  • 材料与制作裹脚布通常选用柔软而有弹性的棉质或丝绸面料,因为这些材质易于弯曲并且不会太硬。其长度大约为4到6英尺(约1.2至1.8米),宽度则依据脚的大小调整。
  • 使用方式:将小脚包裹起来以达到进一步压迫的目的,这种做法不仅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健康损害,而且在行走时也会变得非常不便。

造句

  1. 历史课上,老师提到裹脚布这个词语,引起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中女性地位问题的深入讨论。
  2. 虽然裹脚布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3. 在博物馆里展出的一份文物就是清朝时期的裹脚布,让人感到震撼的同时也深思。
  4. 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裹脚布”这个词语,用来形容旧时代对女性不公的象征。
  5. 通过研究裹脚布的历史,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

分词解释

guǒ

1 包;缠绕:~脚。把这包糖~好。~足不前。2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进去卖。好人坏人~在一起一时分不清。3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奶。

jiǎo

1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心。~掌。~背。~跟。~步。~印。~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镣。~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2 最下部:~注。山~。墙~。3 剩下的废料,渣滓:下~料。4 〔~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5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夫。~行(háng )。~钱。拉~。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