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书铁券的拼音、解释、组词

誓书铁券的简介:

shì shū tiě quàn/xuàn
1.即誓券。又称丹书铁券。

  • AI解释

誓书铁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书形式,通常是指皇帝赐予臣下的一种具有契约性质的重要凭证。这种“铁券”往往被铸造成形制特殊的金属器物,并且上面刻有文字,表明给予者的意愿和承诺,如封赠爵位、土地或免除刑罚等特权。它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是皇权对臣属信任与恩宠的象征。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铁券起源于汉代,到了唐代开始广泛使用,明清时期仍有例证。
  • 形式特点:一般为金属制品(如铜、铁等),表面刻有文字或图案,内容多为皇恩浩荡之辞,并承诺持券者及其子孙享受某种特权。
  • 用途与象征意义:除了作为法律文书外,还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和精神上的激励作用。它不仅是对持有者的奖赏,也是对其效忠、勤政行为的一种肯定。

造句

  1. 历史学家在研究时发现了一份保存完好的誓书铁券,这份文物是研究明代官制的重要资料。
  2. 爱国志士为了国家安宁,将生死置之度外,就像古代臣子面对皇帝赐予的誓书铁券一般坚定。
  3. 明朝时期的官员常常会收到皇帝颁发的誓书铁券作为激励,这份荣誉不仅是个人功绩的象征,也是家族荣耀的一部分。
  4. 在一场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文化讲座中,专家详细解释了什么是誓书铁券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5. 诗人以古代誓言为题,写了一首诗:“铁铸誓言封家国,誓书镌刻显忠诚。千秋万代传佳话,荣耀子孙永不忘。”

分词解释

shì

1 当众或共同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师。~词。~愿。~死。2 表示决心的话:发~。宣~。立~。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tiě

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2 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3 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4 形容刚正:~面无私。5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6 黑色:~骊。~青。7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8 姓。

quàn,xuàn

1 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债~。国库~。入场~。证~。稳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