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欺的拼音、解释、组词

诈欺的简介:

zhà qī
1.欺诈﹐欺骗。

  • AI解释

词语《诈欺》(zhà qí)是指以欺骗的方式获取他人财物、利益或信任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涉及故意隐瞒事实真相,制造虚假信息,诱使对方做出对自己不利的行为。

详细解释:

  1. 定义诈欺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法律的不同规定可能构成犯罪。
  2. 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虚假陈述、伪造文件、冒用他人身份等。
  3. 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或其他形式的利益。
  4. 后果:受害者可能会遭受财产损失或名誉损害;施骗者则面临法律制裁。

造句:

  1. 他为了筹措资金,编造了种种借口进行诈欺,最终被警方逮捕。
  2. 这家公司的财务报告中隐藏了许多虚假信息,结果导致了一桩严重的诈欺案。
  3. 在求职过程中,有些人通过伪造学历证书来诈骗企业。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诚信原则。
  4. 银行职员因涉嫌参与一起巨额贷款诈欺案件被调查。
  5. 网络购物时要特别警惕一些卖家的虚假宣传和承诺,避免上当受骗。

这些造句展示了“诈欺”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从个人行为到企业操作都有可能涉及到此类问题。

分词解释

zhà

1 欺骗,用手段诓骗:欺~。~骗。~取。~财。~哄。尔虞我~。~语(骗人的话)。2 假装:~死。~降。3 古同“乍”,突然。

1 诈骗,蒙混:~骗。~诈。~哄。~瞒。~诬。~诳。~蒙。童叟无~。2 压迫,侮辱:~负。~侮。~压。~凌。~生。~善怕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