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计的拼音、解释、组词

诈计的简介:

zhà jì
1.诡计。

  • AI解释

诈计》,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主要指的是运用欺骗、虚张声势等手段达到某种目的的战略或策略。它强调的是通过假象来迷惑对手,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现代语境下,“诈计”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不诚实或者带有欺骗性质的策略。

详细解释

  • 定义诈计是一种战术思想,指通过制造假象、虚张声势等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判断或行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 特点:它强调的是策略性与智慧性,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巧妙地利用信息不对称,创造有利的作战环境。

造句

  1. 在商战中,成功的策略不仅要依靠真才实学,有时也需要运用一些诈计来迷惑对手。
  2. 战国时期的孙膑就曾用诈计成功诱敌深入,在桂陵大破魏军。
  3. 谈判桌上,有时适当的诈计可以打破僵局,为己方赢得更多的利益。
  4. 为了保护自己公司的商业秘密,他设下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诈计来迷惑对手。
  5. 这种战术在现代军事和战略中仍然适用,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制造假象可能比直接进攻更有效。

请注意,“诈计”一词较为正式,适用于描述政治、军事或商业策略中的行为。使用时应考虑语境和场合的正式程度,以确保表达得当。

分词解释

zhà

1 欺骗,用手段诓骗:欺~。~骗。~取。~财。~哄。尔虞我~。~语(骗人的话)。2 假装:~死。~降。3 古同“乍”,突然。

1 核算:~时。~量(liàng )。~日程功。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湿度~。3 主意,策略:~策。~谋。4 谋划,打算:~划。~议。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