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箜篌的拼音、解释、组词
竖箜篌的简介:
shù kōng hóu
1.古拨弦乐器。箜篌的一种。
1.古拨弦乐器。箜篌的一种。
- AI解释
《竖箜篌》是一种古老的弦乐器,也常被称为“胡箜篌”或“直立箜篌”。它属于弹拨类乐器的一种,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横卧式的箜篌不同,竖箜篌是直立摆放的,演奏者通常坐着并用两手手指来拨动琴弦。
详细解释
- 结构:竖箜篌一般有两排或者三排琴弦,其中一排或两排用于右手演奏,另一排用于左手。有的版本还配有共鸣箱。
- 音色特点:它能发出悠扬而富有层次的旋律和丰富的泛音效果,适合表达哀婉、悲凉的情感或是庄重典雅的气息。
- 使用场合:历史上,竖箜篌常被用于宫廷音乐演奏或宗教仪式中。它的音域宽广,能够表现出多种情感色彩。
造句
- 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在诗词歌赋中提及竖箜篌的声音,以此来描绘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 在这个充满古风的晚会上,竖箜篌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那独特的音色为晚会增添了几分古典的魅力。
- 通过研究古代壁画和文献资料,我们得以一窥在历史上那些著名的音乐演奏中,竖箜篌是如何被使用并发挥其独特魅力的。
- 尽管现代已经很少见到真正的竖箜篌,但在一些传统音乐节或者文化展览上,仍能看到这种古老的乐器以全新的形式出现。
- 竖箜篌那悠远的声音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带领人们回到那个遥远而充满诗意的时代。
分词解释
竖
shù
1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立。~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琴。~起耳朵听。2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3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着写。4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