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算的拼音、解释、组词

筹算的简介:

chóu suàn
中国古代用竹、木、骨等制成小棍状的算筹记数,并以此进行的第一筹第二筹第九筹空筹筹算加、减、乘、除、开方等计算。约春秋时期开始,直到明代才让位于珠算。

  • AI解释

筹算》,这个词是中国古代数学计算中的一种传统方法。它指的是在进行算术运算、代数和几何等问题时,使用算筹(小棍或竹片)作为计算工具的方法。这些算筹被排放在木板或其他平坦表面上,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来表示数字以及执行各种数学运算。

详细解释:

  1. 算筹的制作与使用:
  2. 古代中国人常用的小木棍或者骨头制成的细条形工具。
  3. 一种长而薄的物件,通常长度约为一寸左右(约2.3厘米),宽度和厚度则根据材料有所不同。不同长度或形状的算筹代表不同的数字。

  4. 运算方法:

  5. 使用算筹时,将它们横竖排列来表示数位,通过特定的排列规则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6. 例如,一排直立的小棍可以代表“1”,横放则可能代表更大的数或不同的位置值。

  7. 应用范围:

  8. 筹算不仅是算术计算的基础,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交易、土地测量等领域。
  9. 它还涉及到更复杂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方程求解等。

  10. 历史背景:

  11. 筹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实践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就已经开始使用。
  12. 宋元时期是筹算发展的高峰阶段,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数学著作和研究成果。

造句:

  1. 古代中国的数学家们常常利用筹算来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即使在今天也能从其方法中学习到许多智慧。
  2. 在那个没有现代计算器的年代,工人们通过巧妙地摆弄算筹来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与收益分析。
  3. 教授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使用古代的筹算技巧来快速解决一些基础数学问题。
  4. 这座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珍贵的古籍文献,其中就有详细讲解筹算法的书籍。
  5.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和学习如何使用筹算进行各种运算。

分词解释

chóu

1 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策(➊古代计算用具,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➋计策)。~算。~码。略胜一~。竹~。酒~。2 谋划:~款。~备。~措。~划。~集。~建。运~。统~。一~莫展。

suàn

1 核计,计数:~草。~盘。~式。~账。~术。~计(a.算数目;b.考虑;c.估计;d.暗中某划损害别人。“计”均读轻声)。清~。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