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称三昧的拼音、解释、组词

口称三昧的简介:

kǒu chēng sān mèi
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 AI解释

词语解析

口称三昧

“口称三昧”是一个佛教术语,出自中国汉译佛经。这个词由两部分组成:“口称”和“三昧”。

  • 口称(kǒ chēng):指的是通过口诵念、口说的方式称呼或宣说某个事物。
  • 三昧(sān mèi):在佛教中,“三昧”是一种集中精神的状态,通常指心灵平静而专注,达到高度的定境。

因此,“口称三昧”的意思是通过口头反复宣说某些经文、咒语等方式来达到内心宁静或获得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方法在民间信仰和宗教仪式中有广泛的应用,但需要明确的是,在佛教中它并不是一种直接达到“三昧”状态的方式,而是一种辅助手段。

造句

  1. 在寺庙里,信徒们常常进行口称三昧的活动,通过反复诵读佛经来净化心灵。
  2. 某些人相信口称三昧能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不安,因此会坚持每天默念一段心咒。
  3. 小明为了提高集中力,每天清晨都会练习口称三昧,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4. 佛教徒们相信通过长期口称三昧可以积累功德,希望在未来能获得更好的果报。
  5. 在节日或庆典上,信徒们会进行集体的口称三昧活动,共同祈求幸福、健康和平安。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理解“口称三昧”的含义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chēng,chèn,chèng

1 量轻重:~量(liáng )。2 叫,叫做:自~。~呼。~帝。~臣。~兄道弟。3 名号:名~。简~。~号。~谓。职~。4 说:声~。~快。~病。~便。5 赞扬:~道。~许。~颂。~赞。6 举:~兵。~觞祝寿。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mèi

1 暗,不明:幽~。~旦(清晨还未明亮时)。2 昏,糊涂,不明白:愚~。蒙~。素~平生(一向不认识)。3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4 隐藏,隐瞒: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5 冒犯:冒~(多作谦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