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试祸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身试祸的简介:
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以身试法」。见「以身试法」条。
2. 此处所列为「以身试法」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王尊》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尊窃学问,能史书。……后上行幸雍,过虢,尊供张如法而办。以高弟擢为安定太守。到官,出教告属县曰:「令长丞尉奉法守城,为民父母,抑彊扶弱,宣恩广泽,甚劳苦矣。太守1>以今日至府,愿诸君卿勉力正身2>以率下。故行3>贪鄙,能变更4>者与为治。明慎5>所职6>,毋7>以身试法。」 〔注解〕 (1) 太守:职官名。汉时为一郡之长,统掌政、军、刑等事务。 (2) 正身:修身。 (3) 故行:旧有的行为。此指过去曾有贪鄙不法的行为。 (4) 更:改换。此指改过迁善。 (5) 明慎:审慎明察。 (6) 职:所职司掌管的事物。 (7) 毋:不要、莫。表禁止或劝诫之意。
3. 此处所列为「以身试法」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据《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王尊》载,汉代王尊,是位廉洁奉公、处事严明、不畏豪强的官吏。在他小时候父母亲过世后,就跟著伯、叔父,以帮人牧羊维生。他十分好学,牧羊之余,熟读史书,日后也因此而有机会担任官职。元帝时,他被擢升为安定太守,一上任就发出公告给所属县衙,告诫官吏要以身作则,当人民的表率,革除贪婪鄙陋的恶习,明察谨慎的尽守职责,不要无视法律尊严,而亲身去试探。后来「以身试法」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无视于法律的制裁而故意犯法。
词语“以身试祸”中的“以”,用作介词,表示使用或凭借;“身”,意为身体,引申指个人的行为、行动;“试”,则有尝试的意思。综合起来,“以身试祸”的意思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试探或者验证某种有害的事情,通常含有自取其害的意味。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不计后果地去做一些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结果的事,强调行为的盲目性和危险性。
以下是五个使用“以身试祸”造句的例子:
- 他为了证明那条路是否通向悬崖,不顾其他人的劝告,单方面选择了“以身试祸”,最后只差一步就坠入深渊。
- 在没有充分证据之前,他决定亲自测试那个新软件的稳定性,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典型的“以身试祸”了。
- 如果你真的担心那件事可能带来的危害,就不应该选择自己去尝试——这简直就是“以身试祸”嘛!
- 小李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做错事,一意孤行地向对方直接提出挑战,结果反而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真可谓“以身试祸”。
- 他不听朋友的建议,非要独自一人前往荒野探险,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以身试祸”。
请注意,在使用成语时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恰当的应用,以免造成误解。
分词解释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shēn
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5 孕,娠:~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shì
1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车。~图。~航。~问。尝~。~金石。2 考,测验:~场。~卷。~题。笔~。考~。口~。huò
1 灾殃,苦难:~殃。~害。~患。~根。~端。~首。~事。战~。惹~。~从口出。~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2 危害,使受灾殃:~国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