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八分书的简介:
bā fēn shū
1.书体名。
1.书体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体名。为秦代隶体的一种笔法,相传为王次仲所创。参见「八分」条。
《八分书》,这个词汇通常与书法相关,主要指汉代的一种字体样式。它正式名称叫“隶书”,因其笔画粗细对比明显、结构方正,在书写时以特定的比例(约8:1)来调整字的大小和间架结构而得名“八分”。隶书是汉字从篆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产物,对后世书法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详细解释:
- 起源与演变:隶书发源于秦代小篆的基础上简化而来,到汉代时发展成熟。它比小篆更为简便易写,并且在书写效率上有了显著提高。
- 特点:其笔画刚劲有力、线条匀称,在形式上追求端庄大方的效果。横平竖直的结构使得每个字看起来都很规整,而粗细对比明显的特征则增加了视觉上的美感。
造句:
- 汉代书法家张芝擅长八分书体,他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推崇。
- 在古代墓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使用八分书写的字样。
- 这幅隶书对联就是用典型的八分书写成的,每一笔都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由于八分书体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许多书法爱好者将其作为学习的对象。
- 王羲之虽然以行书著称,但他的父亲王旷却擅长八分书法,并在当时享有盛名。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八分书”这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分词解释
八
bā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分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