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王孙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子王孙的简介:
gōng zǐ wáng sūn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泛指官僚、贵族的子弟。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文昭武穆,方驾齐驱,公子王孙,未轮华毂。西游记˙第十二回:你看那长安城里,行商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无不争看夸奖。亦作王孙公子。
1. 泛指官僚、贵族的子弟。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文昭武穆,方驾齐驱,公子王孙,未轮华毂。」《西游记》第一二回:「你看那长安城里,行商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无不争看夸奖。」也作「王孙公子」。
《公子王孙》这个词组在古代汉语中用来形容贵族阶层中的男性,通常指的是那些出身显赫、享受着富贵生活的年轻男子。在现代语境中,尽管“公子”和“王孙”的具体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个词组仍然常用于文学或传统描述中,以表达一种文雅的、富有的或高贵的形象。
详细解释
- 公子:古代指贵族之子或是有身份地位的人。
- 王孙:特指贵族子弟,来源于古代对贵胄的一种尊称。由于“王”在古代是国王的意思,“王孙”常用来代指帝王的后代或皇族成员。
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就表示贵族阶层中的年轻男性。
造句
- 这公子王孙的奢华生活,让人难以想象。
- 小说里的公子王孙们总是出入于名门府邸,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 古代文人笔下的公子王孙常有不凡之气,举止高雅。
- 在那个时代,公子王孙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 现在我们用“公子王孙”这个词组,往往带有某种讽刺意味,用来形容那些过着优渥生活但缺乏实际能力的人。
分词解释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王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孙
sūn,xùn
1 儿子的儿子:~子。~女。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5 姓。